内容摘要:101-126㎡实景准现房,期待不如“购现”~
“文明改变了人类的住房,但没有同时改变住房里的人”
——卢梭《瓦尔登湖》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集体大院,到九十年代的花园洋房、小高层、高层产品的诞生,再到以别墅为代表的豪宅产品,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要求日益提升。城市居住空间在不断演变,从“有屋可居”到“美好康居”,值得关注的是房子又不仅仅是“房子”,亦是一种社会需求的进化与理想的发声。
50-6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人声鼎沸的筒子楼里,左邻右舍共用一个厨房和洗手间。然而就算是在如此拥挤的环境中,有房可住已是最大的满足。
随着80年代单元楼的出现,居所开始承载除居住之外更为丰盛的生活需求,卧室、客厅、卫生间和厨房,住宅产品的功能性已经由单一阶段进入了复合化阶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居住需求,房子成为了承载生活梦想的空间。除了满足多样性的居住需求以外,也充分考虑到了居者在生活上的各种衍生需求。交通规划、面积需求、配套设施、物业服务,在区域的整体布局下又形成了各类住宅产品的错层供应。
近10年,住宅产品的迭代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不仅在产品规划上以美好生活为本,同时在产品设计上针对不同客群的需求进行细节的不断优化。
当“计划生育”变为“二胎时代”,人们对于居所的功能面积、采光通风、服务配套、社区营造皆有了更为明显的追求。
根据2018年理想居住生活报告显示:52.3%都市人的理想是一公里内要有地铁;41.2%希望小区内有园林景观;而57.1%人的理想户型是南北通透。现在的住宅社区,已经是一个基于全龄生活、全产品线的完整生态链条;公共园林的功能也更加完善,休闲、运动、健身、社交等,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舒适的体验。
当人们在财务取得基本自由之后,换一个全新的住所一定是大多数人的基本诉求。
何以解忧?远郊、近郊的院墅倒也不贵,但脱离城市资源后,自住的不便和投资的不确定性,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对于郑州人而言,又有多少人能够舍弃二环内已然完备的配套而去选择城芯外的一席静谧?
个中缘由,除了尚不成熟的配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我们不能一次性从二环奔到五环外,更难从两室一厅升级为宽厅大平层。所以,“金二环”成为有识之士置业的香饽饽,而如果有地铁、商业、学校规划,更是加分项。
管城是郑州早期建成区,是郑州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区域,管城见证了郑州城区由小到大的过程,见证了郑州人口由百万向千万的过程,也见证了城市地位的提升。
实景图
高速·奥兰和园雄踞管城区核心位置,周边三条地铁纵横排布,交通优势明显,国企品质匠筑奥兰和园臻品,园内叠水造景,绿意葱茏,诸般美好皆已实景呈现,品质礼遇城市人居生活。
项目实景图
园景呈现,匠著改善生活